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市场 >> 注油口盖机油乳化还是机油乳化,这个得说清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年6月,中国机动车驾驶人数达4.22亿人,庞大的用车基数使车界常常会集中爆发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近期,这个问题叫机油乳化,在多家汽车品牌频繁爆出。关于机油乳化,许多车主表示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想知道机油乳化到底是什么?为何在多车品牌都有出现?又该如何避免?为了给这些车主答疑解惑,我们特意采访到了天津大学姚春德教授,详细解释了机油乳化的原理,并搜寻到许多专业资料,在此特地与大家分享。
机油乳化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与特定自然环境结合的必然结果。
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先生解释到:机油乳化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与特定自然环境结合的必然结果。当发动机停止运转后,PCV控制阀关闭,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停止循环,其发动机内的水温在高温(℃以上)的作用下上升到腔室上方,遇到气门室罩内外的冷空气作用而凝结成水珠与油气混合成所谓的黄白色乳状混合物,粘附在气门室罩盖的最顶处,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乳状物,这是所有汽车多多少少都会发生现象。
是的,机油乳化是一种普遍现象,是水与油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在强烈搅拌后,形成了乳化液,而乳化程度与温度、搅拌的速度有直接关系。那为何这个问题在近期集中爆发了呢?这首先要从汽油的进化开始。
年,我国全面推行乙醇汽油,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都开始使用。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1:9的比例混合而成,相比传统型的汽油乙醇汽油可以有效降低排放污染。但是如果乙醇汽油长时间在发动机堆存,可能会产生油水分离的现象。并且水是不参与燃烧,在发动机做功时变成水蒸气。一部分的水蒸气会随着废气排出,还有一部分则会与发动机中的机油融合,发生我们看到的机油乳化现象。
再加上受疫情影响,这段期间绝大多数用车人群用车环境出现明显改变。驾车长途出行的用车环境基本为零。绝大多数用车变成了短途用车,出行距离聚焦在5公里以内。短途和超短途的用车环境,导致大多数车辆的发动机工作在低温环境下,且发动机运行时间大大缩短,未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加上春节期间寒冷的天气环境,使得发动机机油频繁冷热交替,加速发动机机油中水蒸气频繁的气化与液化,从而导致机油乳化问题的出现与加重。
你说的机油乳化,可能只是注油口盖位置机油发生乳化
由于机油乳化这一现象在各大品牌汽车都有集中出现,有很多车主都会担心自己的爱车会发生机油乳化问题,那么到底如何评判一款车是否发生了机油乳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多家不同品牌经销商的一线金牌维修技师,他们都告诉了小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用机油尺探测。拉出机油尺会带出一两滴机油。如果抽出的机油呈乳白色、并且带有汽泡,那么此时已经可以断定发生机油乳化现象。如果没有出现,仅在汽车机油注油口盖位置发现白色乳状油水混合物,那表示是汽车注油口盖位置机油发生了乳化
从网上曝光的一些图片,多数车主都是在机油注油口盖位置发现了机油乳化,机油标尺上并没有乳化后的机油。而机油口盖发生乳化的情况并不能完全称之为机油乳化,而且机油口盖发生乳化不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果真的存在机油乳化的话,那么发动机的润滑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而目前从网上爆出的信息来看,并没有车主遇到过发动机受影响的情况,可见多数人对机油注口盖的乳化有点儿过分紧张了。
其实大家紧张一些也是应该的,因为毕竟车与我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机油口盖发生乳化是常见现象且不会对车造成影响,如果大家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调整一下机油型号,选择最适合自己车的机油。同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让爱车定期跑跑长途,发动机的体温升高,留存的水蒸气也就自然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