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市场 >> 涡轮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越低越好你先搞明白
在导购类文章中,经常能看到某车的最大扭矩为XXXNm(XXXXrpm-XXXXrpm),或者一些汽车广告中会宣传某车在rpm就可以达到峰值扭矩。这种宣传多见于增压引擎,因为一般来说涡轮引擎峰值扭矩来得都比较早,那么最大扭矩转速是越低越好吗?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明白什么是扭矩,以及扭矩这项引擎参数具体有什么意义。先说扭矩是什么,在物理学中的定义为: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矩,即力和力臂的乘积。放在引擎上的概念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说简单些就是,活塞在气缸内一次做功使曲轴转动所相对应的力矩。那么扭矩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它是引擎的一项特征,可以简单理解为扭矩越大,引擎的“力气”就越大。注意我说的“引擎的力气越大”,引擎扭矩大并不能直接等效为装配这台引擎的车的力气就大。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拗口,因为扭矩在经过变速箱、尾牙这些传动机构时会被放大。举个例子:这一代的宝马i的最大扭矩为Nm,假设它一档的齿比为3,尾牙为3.5,那么最终宝马i的轮上扭矩为X3X3.5=Nm。这就说明一台车有没有力,或者加速快不快,不能单纯地看引擎扭矩的大小。所以我们在看参数表的时候,对于扭矩这一项,不要简单和加速,负载等表面事物联系起来。
解释完这两个概念后,我们再来谈最大扭矩所对应的转速是不是越低越好?如果你理解了以上对扭矩和扭矩的意义的描述,相信这时你应该是有了答案——最大扭矩转速并不是越低越好,或者说这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
之前我也说了,一般只有涡轮引擎才会说最大扭矩区间这个概念。因为涡轮引擎的特性,所以在某一个转速区间中扭矩是恒定不变的。那么对于同一台引擎来说,最大扭矩区间并不是一个恒量,不同的调校这个区间也会不同;如果最大扭矩来得早,那扭矩衰落也比较早。
举个例子来说:捷豹路虎最新的Ingenium2.0T引擎,在XFL上最大扭矩区间为rpm-rpm;而在发现神行上则是rpm-rpm。之所以这样调校,是因为XFL是台公路行政车,所以发动机会更加倾向后端输出;发现神行则要考虑越野性能,在低速脱困时更需要引擎爆发更多的扭矩,所以发现神行的最大扭矩就要比XFL来得早。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知道:第一,最大扭矩来得早,衰落得也早;第二,最大扭矩来得早,车辆更倾向于前段爆发,反之则更倾向于后段爆发。此外,最大扭矩来得早的涡轮增压引擎,大概率来说涡轮的尺寸都比较小。因为涡轮叶片是通过高温高压的废气带动的,转速越高废气的动能就越大,之所以在多rpm就可以爆发最大扭矩,是由于它涡轮比较小不需要那么多的动能来带动。
通常那些最大扭矩来得早的车在起步、中低速时会感觉比较轻快,动力来得相对线性。这种设定也比较符合人们日常驾驶的需求,因为我们在城市中通勤最常用到的转速区间也就是rpm-rpm。就拿丰田卡罗拉1.2T这款车来说,它最大扭矩区间在rpm-rpm。如果这台引擎的涡轮介入点是rpm,最大扭矩爆发点在rpm-rpm,那么在rpm之前它就是个1.2升自然吸气引擎,低扭会非常差。日常行驶中要超个车转速就会拉倒rpm以上,这样不仅会影响行驶品质,而且油耗还会大大增加。
那么对于那些最大扭矩来得比较晚的车,行驶品质和油耗就一定不好么?也不能这样说,一些大排量高转涡轮引擎,比如法拉利,它最大扭矩点在rpm,但日常行驶也不会感到有什么难受的。因为它本身有8个气缸,3.9升的排量,它的涡轮是为了在中高转时给引擎帮助,所以放弃一些低扭也没有什么问题。再比如凯迪拉克ATS-L的引擎,它最大扭矩点在rpm,这并不说在rpm之前涡轮就不工作,也许在rpm时涡轮就介入了,只是在rpm时才有最大扭矩,所以日常开起来也不会感到无力。
写在最后
无论是扭矩,还是最大扭矩区间,都是一台引擎的性能特点。不能以最大扭矩对应的转速高低来评判引擎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