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和动力源,结构非常复杂,教科书上称之为:两个机构、五大系统。在此不作赘述,有兴趣请自行百度。小编想介绍的是自创的5字口诀:水火气油油。只要记住它,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也就大致了解了(注:仅适用于最常见的汽油内燃发动机,柴油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外燃机之类不在此讨论)。下面对5个字分别进行说明:1、水。这个“水”的正式称呼是冷却液,并不是普通的水。之所以不能用普通的水,是因为它既要防止在大冬天一夜成冰,又得避免夏天的酷暑里快速蒸发掉,同时还不能让发动机生锈--它要在发动机的机体里面穿梭,接触到很多钢铁零件。这股“水”川流不息地进出发动机机体,以便给发动机降温: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热量,如果不给它冷却,温度会越来越高,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冷却液从发动机带走热量后,它自己也变得很烫了,也需要冷却,以便循环使用。于是工程师设计让它流过散热器(即常说的“水箱”,通常安装在格栅背后),利用从格栅吹进来的气流把它冷却。为了让它冷得更快一些,又给它配备了一两台风扇来吹。2、火。这个“火”就是我们常说的“给车子点火”的那个“火”。众所周知,发动机的动力来源于雾状汽油在狭小的密闭空间里瞬间被点爆而产生的冲击力(就像原子弹爆炸的感觉)。这个冲击力推动活塞在气缸里面上下运动(与打针的注射器类似),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使其高速旋转,再通过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箱、差速器、半轴等等),最终转化成推动轮胎滚动前行的驱动力。点爆汽油需要火,而火花塞(即俗称的火嘴)就是负责提供火源的,它利用瞬时高压击穿电极产生电火花,而点火的时机则由电脑控制。当然,点火的工作并不是火花塞独自完成的,而是有一个团队在背后支持,包括蓄电池、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等。3、气。这个气指的是空气,它和雾状汽油在气缸内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空气经过格栅进入进气管,被空气滤清器(即通常所说的“空气格”)过滤后再由进气门进入气缸。气缸内的活塞将空气不断压缩,过程中汽油喷入(在高压下变成雾状),与空气相混合,最后被火花塞点燃。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燃烧后变成废气,从排气门进入排气歧管和排气管,经过三元催化器做废气处理后排出车外。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利用废气排出气缸时产生的冲力,带动涡轮和叶轮,对进入气缸的空气进行压缩,使空气进入得更多、更快、更猛,从而提高动力。进气(活塞往下走)à压缩(活塞往上走)à点爆做功(活塞往下走)à排气(活塞往上走)构成了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于四冲程发动机而言),同时发动机的曲轴转了两圈。在进气通道上,节气门起着咽喉一般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的踩油门其实是在控制节气门的开度大小。油门踩得多,节气门就开得大,空气进得多,发动机转速上升,动力输出加大,反之亦然。4、油。这个“油”是指机油,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发动机里面的运动配合零件进行润滑,顺带还有冷却、密封、除污等功效。学过物理、结了婚的人都知道润滑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没有润滑就会非常干,摩擦力很大,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损坏甚至卡死。机油从顶部的加注孔加入,流到发动机最底端的油底壳,由油泵输入油道,对发动机进行润滑。当然在机油进入油道之前,也要通过机油滤清器(即机油格)进行过滤。由于机油在工作过程中稍微有些损耗,还会混入碎屑、油污等杂质,时间长了还会老化变质,所以需要定期更换。究竟多久换一次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家用车究竟多长时间换一次机油合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