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资源 >> 汽车首保之后的动力为何会变差,油耗又为什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在量产车中几乎不区分品牌,车辆在首保之后总会感觉动力变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实际有三点,其中只有一点是主观因素。
初装油与普通机油机油粘度的变化机油加注量异常首保的概念是汽车第一次“更换机油”而非加注机油,燃油汽车在落地之前就会加注机油;这种在生产线上加注的机油叫做初装油,也叫做汽车的“第一桶油”。
「初装机油」并非在保养车辆时看到的普通桶装机油,这种机油是汽车制造厂根据发动机的特点,精准计算出对机油品质等级、粘度标准、添加剂类型等等数据后的“定制机油”。也就是石油企业为主机厂量身打造的润滑油,可以说初装油是最适合各自品牌的新车发动机的选项。
但是这种机油不会面向后市场销售,车辆一旦进入正常使用阶段,后期更换的机油都石油企业打造的普通商品润滑油。两种机油对于发动机的“匹配程度”是必然存在差异的,不过也不会影响对发动机的保护。
问题来了:原厂机油是什么概念呢?
原厂机油其实是个不存在的概念,绝对不能与初装油混为一谈。
很多销售的机油都会印刷上不同车辆品牌的车标,并加上文字说明为“原厂”;然而这些机油只是不同品牌的机油贴上了汽车的标签,实际上与同等级与同型号、但没有车标的润滑油是相同的。比如某多的极5W-30贴上德系汽车的标签,但同时也有相同想好的机油贴上美系汽车的标签,究竟谁时“原厂机油”呢?其实都没有区别。
综上所述,初装机油在首保时更换为普通机油,机油的粘度一般都会出现变化;而机油的高温粘度标准对车辆的动力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初装油的高温粘度标准大致为25,建议换用的机油粘度标准为30,这就等于热车时的机油粘度升高了。
内燃机(燃油汽车发动机)的热车运行温度基本不变,都在℃上下;也就是说机油的运行环境的温度也是基本恒定的,但机油只有温度越高黏性才会越差。那么换油之后造成粘度升高,增加的必然是内燃机运行中的阻力。
内燃机的曲轴时“动力输出轴”,曲轴需要润滑、活塞气缸需要润滑、气门凸轮需要润滑;而活塞是通过连杆与曲轴连接,气门凸轮轴通哟皮带与曲轴连接。因润滑油粘度升高造成气门与活塞运行阻力加大,这就等于曲轴的阻力加大;阻力损耗的是曲轴的动力,也就是会造成发动机的扭矩的下降。
图1:气门凸轮的润滑
图2:活塞气缸的结构
图3:曲轴飞轮的结构
知识点:
扭矩×转速÷=功率功率×1.36=马力汽车想要实现高车速就得拉升功率,以大马力输出才能达到高速或提高加速性能。但是扭矩因为换用机油的粘度升高而下降,而扭矩与转速是相乘的关系;所以在转速不变的前提下,相同转速的功率马力必然会降低。
直观的感受就是汽车的动力变差,想要体验到换油之前的动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拉升加速的转速;但是行车转速越高则耗油量越大,因为(转速÷2)就是每分钟做功的次数,每次做功都需要耗油,这就是动力变差油耗会升高的原因。
主观因素-「机油量刻意加多」!
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在保养汽车时如果维修人员不懂得机油的标准加注量,或者刻意在标准线上增加加注量;那么发动机的动力也必然会变弱,因为过多的机油会提高曲轴箱内的机油液面高度。
曲轴是“动力输出轴”,曲轴箱内不仅有曲轴而且有贮存的机油;但正常的加注量不会让曲轴与机油接触,可是加多了之后就会造成曲轴搅动机油了。
机油的粘度是比较高的(标准值也不例外),如果对这个粘度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将机油倒进盆里在用筷子搅动;搅动过程中感觉到的阻力同样会作用于曲轴,阻力与曲轴的转矩相互做功则会抵消掉一部分的动力,结果也会是扭矩下降。
所以机油加多了也是问题,判断加注量可以在冷车的时候通过机油尺检查;机油尺的三条刻度线概念如下,标准加注量应当在中线偏多1-2毫米的标准。
机油尺的中线到上线和下线的距离等长,对应的长度约为机油总量的12.5%;用量为4L机油的发动机加注到上线也等于多出毫升的机油,大部分瓶装饮用水也不过是毫升而已。由此可见加到上线会多出多少,对于曲轴的正常运转又是否会有影响了。
至于很多维修人员会多加注机油,原因有些是剩余机油很少,不加完怕车主认为有什么猫腻,解释的时间成本又太高,结果则是明知有问题也不得不给“加满”;其次则是多加机油还会造成缓慢烧机油、积碳以及其他问题,出现问题后“解决问题”又能增加产值……所以更换机油后有必要自行检车,冷车时看一看就好。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