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机油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内燃机发展至今,为什么始终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技术原因还是材质原因?这其中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旦开始烧机油了该怎么挽救?这篇我们来稍微深入的探讨一下。为什么会烧机油?烧机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机油窜进了燃烧室,随着汽油一起被烧掉了,而烧机油最明显的特征,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冒蓝烟。说起烧机油,其实也是一件拼人品的偶发事件,有着烧机油传统的机头,也不是每台机头都会烧机油,而不会烧机油的引擎,也有可能发生偶发事件,数量多少的差别而已。引擎的燃烧室一般都是与曲轴箱分开的,而起到分隔作用的,就是活塞环,但是,随着引擎的不断使用,就会出现磨损,这让活塞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缝隙。当密封性不太良好时,汽油混合气可能会随着缝隙进入曲轴箱。因此,磨损程度、活塞环精度、活塞环先天缺陷,都是在拼人品。当汽油混合气窜进了曲轴箱捣乱,此时曲轴箱的内部压力变大。为了让机油的工作环境更好,曲轴箱内会安装通风设备,来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排放标准。但这一通风,就可能让汽油混合气和机油蒸汽一块被通风掉。因此,在通风设备的身后,还有一个叫做油气分离装置的玩意儿,这玩意儿的作用,就是将汽油和机油蒸汽分开,最理想的状态时,分离之后,机油流回缸盖、留回油底壳,而汽油则被送入燃烧室继续发挥余热。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工作可能不太到位,没分离彻底的情况下,一部分机油蒸汽就顺势进入燃烧室,想尽办法的看看这个“未知的世界”,这一看不要紧,但硬生生的把你的传统燃油车变成了一辆混合动力车型。涡轮增压引擎为什么是烧机油重灾区?原因很简单,涡轮增压引擎的缸内压力要比自然吸气大的多,换来的好处,是提速给力,涡轮介入之后的爆发力是很多人选择涡轮增压引擎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也导致了更多的混合气进入曲轴箱,因此,对于油气分离装置则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候连自然吸气都搞不定,更别提涡轮增压了,再加上在高压下,一些设计缺陷会暴露的更加明显,烧机油现象自然就更严重了。而另一个原因,则更让人无奈,目前全铝引擎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与铸铁引擎相比,全铝引擎在耐热性上不如铸铁引擎,显然,缸内温度更高的涡轮增压引擎更适合用铸铁引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铸铁引擎的改装上限极高,不过,铸铁的也有毛病,那就是散热比全铝的更差,这是一个矛盾点。散热差,热胀冷缩现象就更为严重,因此,活塞环的密封性会随着热胀冷缩而变得阴晴不定,如此就为机油混合气的探索之旅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通道。烧机油的后果只是浪费机油钱?不仅仅那么简单,如果仅仅是补充机油,那么烧机油现象无非就是多伤点钱包,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但它的杀伤力,绝不仅仅限于钱包。烧机油会让尾气排放不达标,因为烧机油后产生的废气是三元催化器不能够解决的,毕竟三元催化器只专攻处理汽油废气一项而已。除此之外,产生积碳则更为严重,喷油嘴、进气歧管、节气门、三元催化,基本上只要是会积碳的地方,在烧机油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严重,而积碳会造成的问题,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怎么判断是否烧机油了?这里给大家一个标准,正常情况下,公里烧掉1L机油以内,都算是合格的,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得去检查一下了。当然,如果你的尾排喷出的是“香喷喷”的蓝烟,就必定是烧机油了。烧机油了怎么办?烧机油的车都要去报废?也没有那么严重,对于那些烧机油还不太严重的车型来说,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只是工作状态不太好了而已,对于这种车,更换更适用的机油是最好的办法了,这会让车辆能够维持好工况更长一段时间。那么换什么机油呢?要用粘度高一些的机油,比如以前用30的,现在改用40的,当然,这种机油对于引擎来说不太利于发挥最强实力,但没办法,已经烧机油了,只好舍大取小。而对于一些车龄已经很大的车,即使不烧机油,也是进入了风烛残年,能用则用,不能用也没办法,烧的严重也不能上手术台了,不划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