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优势 >> 新三板二次挂牌企业激增,近八成符合北交所
近期,根据犀牛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7日,今年以来有将近44家摘牌企业重返新三板挂牌。
44家是什么概念?
以挂牌公告日为准,截至8月17日,今年以来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是家,二次挂牌企业占比超3成。
以时间线为对比,在此之前,年至年之间,只出现过7家已摘牌公司重新挂牌新三板。
是的,二次挂牌企业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甚至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存在了。
结合申报时间,最早申报的帕科科技,也是在北交所宣布设立后的节点才进行申报,几乎可以确认这些拟重新登陆新三板的企业,目的都是直奔北交所上市。
那么成效如何呢?
二次挂牌平均耗时天
按常理来看,二次挂牌企业应该有着先发优势,毕竟挂牌过一次,相对材料比较齐全,更新补充至最新申报期的信息,就可以成功挂牌才对。
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有25家获批二次挂牌企业,从申报日期到挂牌日期的用时平均为天;与今年以来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平均天的审核时长相比,差别微乎其微。
审核时长似乎毫无优势可言。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其中的不能,并不是纯粹在字面上的不允许人们做重复的事,而是客观的向我们阐述出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
即人和河流都在不停的变化,河里的水、石头、泥沙、生物、分子、原子等等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和变化,所以,你第二次踏入的已经不是同一条河。
甚至,人也不是原来的人。
北交所出现前后的新三板,差别很大。
发展至今,或许市场还是对北交所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即便挑剔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其运行至今的变化和成长。审核提速加上“领航计划”的提出,使得优质企业看到了“插队”北交所上市的可能。
新三板作为北交所的苗圃,自然是越发的热闹。
根据犀牛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新三板新增的挂牌企业,有八成新挂牌公司符合北交所财务标准。
挂牌企业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显著提升,也从侧面透露着监管层的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要求,或隐有提升。
再次挂牌的企业面对的确实是一个更有效率和前景的新三板,但同时入场券似乎也不好拿了。
在资本市场激荡的改革的推进下,越来越企业实现上市融资,路径选择越来越多。但选择多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上述二次挂牌的企业们由于对自身和外界的变化理解不透彻,错误的判断导致后续上市之路重复又缓慢。
如何踩准步点、找准定位,选择合适的上市板块,那些一开始没有选对的企业,吸取了过去的经验了吗?后续又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成绩给我们?
高达近八成符合北交所标准
在疫情反复防控升级以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资金需求也比过去显得更加迫切。
部分摘牌企业在新三板主动摘牌后,转战沪深证券交易所IPO之路阻碍重重,当下北交所渐成气候,并带动新三板市场回暖,掀起摘牌企业回流。
从企业质地看,今年重新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到将近三分之一,并且多数业绩保持稳定,其中将近八成企业在营收或净利润上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标准。
从进度上看有不少企业质地良好,申报推进效率迅速,直接申报转创新层的也不在少数,如能之光、科强股份、冠森科技、汉和生物等。
其中营收量级较大的几家公司,如山本光电,主营业务为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年营收9.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万元;年实现营收9.88亿元,净利润近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山本光电在挂牌新三板的同时实施了一次定增融资,公司以每股3.7元的价格,发行了万元,合计募资万元,超过万元。募资后公司可以直接在创新层挂牌,缩短冲刺北交所的时间。
美心翼申自6月30日挂牌新三板基础层。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年实现营收5.29亿元,同比增长约30%,净利润万元,比上一年万元增长7%,扣非后净利润为万元,而上一年为万元。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美心翼申主要从事内燃机曲轴、压缩机曲轴以及其关联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有压缩机曲轴、通机曲轴、摩托车曲轴、涡旋盘、连杆、衬套等。
归母净利润收入较高几家公司,广厦环能,年的归母净利润超1亿,营收4.31亿。此前于年10月挂牌新三板,于年12月终止挂牌。摘牌后,广厦环能曾拟冲击创业板上市未果,今年2月公司再次启动IPO上市规划,终于在5月11日成功重返新三板。
公司是一家节能环保技术及成套设备中高效换热设备生产商,主营业务为高效换热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的客户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产品主要广泛应用于炼油、石油化工、纯碱、化肥、现代煤化工、电力、供热等领域。
豪钢重工去年净利润达到万元,营收3.63亿。财务上看,公司毛利率较高,近两年都在4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在25%以上,反映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公司有息负债率低,不过经营现金流相对较差,年为负,一方面系公司应收款占营收比较高,年回款速度慢,另一方面由于当年度钢材价格上涨,公司采购原材料支出较多。今年6月27日,该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模锻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主要应用于煤炭机械设备领域,主要产品为刮板输送机锻件、转载机锻件、破碎机锻件,以及其他煤炭综合采掘机设备锻件如:液压支架锻件、掘进机锻件、采煤机锻件等。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与下游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由于煤炭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总体呈现下行趋势,所以公司中长期增长空间受限。
在新三板挂牌一年的创新层企业可申报北交所上市。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挂牌企业在审核通过后由于本身质地和内控上有优势,能在挂牌新三板后快速进入创新层,或挂牌创新层后即启动辅导程序,在目前统计二次挂牌企业数量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北交所整体的上会速度将持续提升,也能加快企业上市的进程。
此前,在2月份就有一家摘牌后重回新三板的公司拟挂牌北交所。该公司为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年10月23日在新三板挂牌,但随后在年11月21日摘牌,并与中泰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冲击A股IPO,不过夜光明在年9月公告终止本次辅导工作。年11月17日,在离开新三板两年之后,夜光明重新挂牌“回归”新三板。
招股书显示年,公司实现营收4.01亿元,净利润为.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资产收益率为14.84%。
该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玻璃微珠表面处理、粘接树脂合成等反光材料生产相关的核心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目前公司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处于第一轮问询回复中。
结语
近期北交所、新三板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领航计划”,这对于新三板优质公司无疑是一个大利好:正在研究实施的“领航计划”,将实现优质新三板企业挂牌12个月后可以12+1、12+2“直通北交所”,以进一步便利优质企业登陆北交所,帮助优质企业上市预期更明确、上市时间更快速、上市过程更顺畅。
在这个节点,这批二次挂牌企业在排队入场之际,经历过这前的挂牌和挂牌后的持续规范,能不能如他们期许的一样“超车”上市,在申报和挂牌令人颇为失望的前奏下,期待着下半场的到来,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