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锻造技术来说,任何一种金属材料都可以采用锻造的方法来制造锻件或零件,只是其难度不同而已。如今,锻件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一般的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各类冷温挤压标准件、精锻齿轮、精锻刀片、精锻轴类零件等;随着大型液压机械的出现,锻造零件越来越重,一次重达一百多吨,此外,还可使模锻零件外径超过cm,由于多分模面的出现,锻件复杂度显著提高,带来福线的中空管件已直接在锻压设备上成型。
一般来说锻件的复杂程度没有铸件那么复杂,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却无法与锻造媲美。无论是冲击韧度、断裂强度、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热处理后的锻件占绝对优势。所有的重要零件都采用锻压方法生产,这也是其根本原因。这一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继续存在。尤其在二十一世纪新纪元中,我们应该看到,所有产业领域都将面临一波革新浪潮的冲击,那时能够持续下去的,就是那些采用了最新技术的行业,而且会出现不同生产工艺的竞争。长期以来各种类型的曲轴都被锻造行业垄断。但是,由于铸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曲轴锻件中的部分曲轴锻件现在至少已被部分国家所替代。自出现以来,汽轮机叶片一直被认为是非锻件莫属,而如今,美国正越来越多地使用汽轮机铸件。这一生产替代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锻件行业的作用和活力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齿轮、叶片、中空轴类零件等并非非机械加工不可,事实上,以锻造加工工艺代替机械加工已广泛存在。虽然机械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都很高,但随着少精锻技术的发展,锻件的精确度和光洁度也逐渐达到车床、铣床、甚至磨床加工的水平。
冷锻、冷挤压、冷精压锻件,可不用机械加工直接装机使用,如销子、螺丝、螺帽标准件等。在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方面,锻造工艺处于领先地位。三十年代出现的冷锻法、冷挤工艺、将标准件及部分军工产品零部件的材料利用率由普通锻件的40~50%提高到85%以上,四十年代出现的精锻轴类工艺,奠定了多种轴类零件少切削生产基础;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轧辊工艺,大大提高了轴承工业中钢球、滚柱、内圈轴承的生产率与材料利用率使专线机械化自动化连续生产成为可能。
随着锻压技术的不断发展,锻压方法在工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锻压法在毛坯生产中不但将发生变化,还将拓展到新的生产领域。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