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发展 >> 总在讲插电混动包括增程增程车和插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在讨论“新能源·混”这种车型的时候,总会提到“插电混动(包括增程)”的概念,增程“被包括”的原因是什么,与普通插电混动汽车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今天就来简单讲讲两者的差异。
简而言之:
插电充电是基础
驱动系统有差异
混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用内燃机就要消耗燃油,耗油的车怎么能叫作“新能源”呢?原因在于这种车型具备单独用电机驱动的能力,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都用不到内燃机。车辆包括一组容量在10-30kwh区间的动力电池组,极少数车辆会超过30kwh,这组电池包可以接V电网的插座充电,也可以用交流充电桩,包括家用自建的壁挂式充电桩也是交流充电桩的标准,看两张图片吧。
图1、随车充,充电枪一端连接车辆,另一端插入V插座即可,功率3.0kw左右,建议使用4或6平方电线。
图2、交流充电桩,充电枪连接充电桩或充电盒,另一端插入车辆即可充电,功率6.5kw左右。
混动技术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
MHEV轻混×
HEV油电混合×
PHEV插电混动√
REEV增程电驱√
氢燃料动力汽车属于REEV
打×的两种混动汽车都不属于“新能源·混”,因其不具备纯电驾驶能力,或者没有真正的纯电驾驶能力;轻混系统只是给内燃机集成一台发电启动一体机,缩写为BSG,连接的是内燃机的泵系端,输出动力需要经过内燃机的曲轴,是无法单独运行驱动车辆行驶的,功率一般只有10kw,动力也很弱,所以充其量属于节油器,合资汽车比较喜欢用轻混作为噱头。
油电混合多为E-CVT架构,车辆集成较大功率的驱动电机,但是动力电池组的容量仍旧很小,基本都只有1kwh左右;车辆不能纯电驾驶,或者像少数日系车一样只能以5km/h以内的时速蠕行几百米,这是没有什么意义可言的。
重点在于这1kwh的电池组的充电只能依靠内燃机启动后,带动发电机给电池组充电,也就是说车辆的电能完全依靠燃油来转化;油耗可以低一些但却是“全时耗油”,这样的车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插电混动汽车的驱动模式与油电混合有重合,主要模式当然是内燃机和电机同时输出动力,这与HEV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插混汽车的运行模式按键选项就会有HEV,不过却多出了“EV”(纯电)。切换到纯电模式则内燃机熄火,车辆只依靠电机驱动,这就与电动汽车没有本质区别了;家用汽车90%以上的时间都用于短途通勤,那么纯电续航只要能满足短途通勤,一年中90%的时间就不用耗油了。
HEV,降低油耗
PHEV,尽量不用油,长途才用油
这就是区别所在。
插混之所以能定义为新能源汽车,原因就在于大部分时间不用油,电能是依靠充电的方式获取;充电的时间基本都在夜间,这会起到有效均衡峰谷电耗的作用,行驶中则能有效节油减排。
增程式汽车可以“插充”但不能“混动”,区别就在这里。
日常代步,充电作为电动汽车使用
长途驾驶,内燃机发电、车辆以电机驱动
因为具备充电的能力且纯电续航里程足够长,在用车方式上就与插混汽车完全一致了,区别只是驱动系统的“技术特点”而已。
插混长途驾驶需要电机和内燃机同步输出动力,也有中低速以内燃机发电、电机驱动,高速才要内燃机辅助驱动的双模插混系统;而增程式汽车不论低中高速都是内燃机只发电,车辆始终以电机驱动,这是技术上的差异,在驾驶体验上插混可以做到与增程没有区别,理论上增程的耗油量能更低一些,不过实际悬殊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插电混动定义新能源的关键词是“插”,能充电就能用绿色F号牌,增程汽车有插充的功能,所以统一定义为“新能源·混”;至于如何选择倒是不用纠结,喜欢哪个选哪个就好,体验的差异真的是微乎其微。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被各种炒作的“氢动力汽车”,这种车的本质就是个增程车,与普通REEV的区别仅仅是“增程器”的差异;普通车用内燃机耗油发电,氢动力车用燃料电池堆消耗氢发电,车辆的核心还是三电系统。
制氢本身不节能也不够环保,用氢增程的成本高且损耗大,算下来还没有用汽柴油或天然气增程更划算;所以主流车都不采用这种技术,只有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二战战败国对氢燃料有非常高的热情,因为在军武领域倒是有氢增程技术的应用空间,在不能用核武的前提下只能走偏门,人设相当的韩国也热衷于这种技术,了解这些就好。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