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

工厂女工,组了个乐队

发布时间:2022/6/19 17:37:03   
"

“打工妹”是一个面目模糊的词语。年,女工段玉组织了一支名为“九野”的乐队。从她们的歌中,人们听到了女工们具体的面貌。

她爱在村里蹦蹦跳跳,爱抓萤火虫,因为家里没钱供她和哥哥上学,15岁,她告别家里人,带着几件衣服出发,在深圳一家玩具厂成了打工妹,每天12小时做不停。这首《再见萤火虫》,写了女孩“小英”年少外出打拼,在深圳的工厂区意外经历火灾,被大火吞噬又幸存。那场灾难真实地发生在年11月9日的广东省深圳市葵涌镇致丽玩具厂,火灾造成85位女工遇难。陈玉英是身陷火灾的女工之一、火灾幸存者,她侥幸存活,烧伤面积达75%,伤情危重。数年后,流动女工小英被写进了歌里,小英在大火中无助地哭喊,歌词中写:“她想起萤火虫,宿舍车间就是她的世界。”年九月,北京南锣鼓巷一个温馨的艺术空间里,九野乐队进行了第一场线下演出。这是一支由3个女人组成的乐队,主唱段玉和提琴手马薇都是流动女工出身。乐队的第一次公开演出、第一支歌,她们把这首歌留给了这首名叫《再见萤火虫》的歌曲,这首歌并非九野乐队的原创,但对乐队,特别是主创段玉有着特殊意义。故事性,段玉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感觉听完了一个故事,当时她在北京打工,对于南方工厂区女工的生活尚没有太多共鸣。后来她走南闯北接触了大量流动女工,对于南方工厂区工人们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理解,成立了决心为流动女工发声的乐队“九野乐队”后,这首歌自然而然地被想起、列为乐队排练节目列表中的曲目之一。南锣鼓巷的表演场地,一个空旷的房间,没有舞台也没有灯光,窗户透进来明亮的阳光,乐队和观众围在一起。段玉坐在老旧的木头板凳上,一头黑色卷发,一袭黑色长裙,抱着一把背带已经有了线头的木吉他,低头歌唱。马薇站在她旁边拉小提琴,体型稍胖,头发扎成马尾,露出发际线上的美人尖。两人都有点拘谨,大多时候低头看着琴,脚下悄悄踩着拍子。段玉和马薇是九野乐队最初的成员,两人同年出生,今年都37岁。她们和小英的原型陈玉英,是中国庞大的流动女工群体中的一员。

九野乐队排练场景

我们的名字不是打工妹九野乐队成立于年。这年,已经成为妈妈的段玉认识了马薇,两人都是从辽宁走出来的北漂女工,都很早就开始参加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活动。马薇小时候学过小提琴,多年坚持下来,她所掌握的小提琴演奏技艺已经足以在一众工人中显现个性。艺术团的朋友开玩笑说:“你们一个会弹吉他,一个会拉小提琴,干脆组个乐队呗!”两人一拍即合,又叫上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