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资源 >> 奔驰和宝马最近都有召回,为什么说奔驰做得
温馨提示:左右观车,多维度说车。竭诚为您呈现——汽车产品分析、汽车民生维权和汽车专业点评等多维立体信息。本文为左右观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由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在此感谢原作者的付出。
宝马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起因是宝马厂家要求各4S店,停止销量G12、G20、G28、G29等车型,原因是这些车可能存在问题。相关文件流出后,网络也随之热闹起来,猜的猜,问的问,都想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11月8日,宝马的一则召回公告,终于让“网曝”的那些事儿得以真相大白。
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表示,此次召回主要因这些车辆发动机平衡轴出现问题,其平衡轴的滚针轴承外环可能未正确压入发动机曲轴箱,轴承外环有可能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从曲轴箱脱出,最坏情况下导致发动机在行驶中突然熄火,造成一定生命危险。
宝马发现所生产的车辆,存在设计缺陷而及时采取召回措施,体现出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然而,同样是因为质量问题采取召回措施,奔驰却没能迎来一片叫好声,原因是几年前发生的多起断轴事故,奔驰在明明知晓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及时召回,而且还把责任推给消费者,导致出现质量问题的车主,不得不自掏腰包花高额费用修车。
左右观车新媒体就曾对两起事故车主进行过报道。当时是车主主动报料,希望媒体帮助维权,讨回公道。以下对这两起维权报道进行简要记述(可查阅左右观车新媒体往期文章)。
第一起维权。报道的标题是:国道上行驶“震”弯下托臂,修车要花5万,奔驰GLC成了“车脆脆”?报道的时间是年8月13日。事实是:年4月,江苏盐城的朱先生购买了一辆奔驰GLC。年7月24日傍晚,他开着这辆车行驶在国道上,车速大概是70公里/小时。经过一座桥上的接缝时,车轻微抖了一下。继续前行差不多有一公里,感觉方向盘有往右偏的倾向。“可能出问题了。”朱先生跟朋友一起下车查看后发现,右前轮向后缩了有4CM左右。奔驰4S店检查后得出的结论为:前下托臂弯曲,需要自费更换。
第二起维权。报道的标题是:奔驰E减震器高速路上突然断裂,车主认为安全无法保障,希望折旧退车。报道的时间是年7月23日。事实是:张先生的奔驰E是年1月购买,平时没有出现过故障,也没有受过外力影响,养护得也非常好。年7月18日下午4点多,张先生独自驾驶自己的奔驰汽车,行驶在沈海高速上,“咚”,突然一声巨响,让张先生感觉不妙,此时右倾的车体,差点让方向盘失控,幸好自己反应得快,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将车缓缓停到车少的长深高速路旁后,经检查发现,车的右前侧减震器断了。因对其它减震器不放心,张先生向奔驰4S店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折旧退车,遭到拒绝。
此外,有媒体还报道,一位江苏的奔驰车主在悬挂出现断裂后,奔驰给出的处理意见是:由于车主驾驶不当,外力所导致的悬挂断裂。
一位上海的E级车主,仅开了1万多公里便出现前轮断轴,奔驰的答复是:并非车辆质量问题,车主驾驶不当所致,维修费用需车主自行承担。
让我们再回到奔驰召回的本身上来。
在今年的5月份,奔驰发起了一份召回公告,决定自今年10月25日开始召回年2月25日至年3月13日生产的部分E级轿车,同时被召回的还有年5月23日至年6月17日生产的部分国产C级轿车,共计57万余辆。召回公告中,奔驰首次承认了以上涉及到的C级和E级车辆,在前减振器处的设计出现了问题,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会导致减振器损坏以及减振器叉头变形弯曲,有几率导致车辆下控制臂衬套脱出或者叉头断裂。
而就在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发布了一则“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变更和扩大召回部分进口、国产E级两驱汽车”的公告。这是继奔驰在5月份发布对C级、E级召回公告后,第二起关于C级和E级的召回公告,召回数量为39.万辆。
此次召回的原因是:上述范围内车辆前减振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会造成减振器损坏和减振器叉头变形弯曲,甚至导致车辆下控制臂衬套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减振器叉头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两起召回,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均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安装前减振器加强固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左右观评:奔驰因同样的问题,前后采取两次召回措施,于是问题也来了:
一是召回时间为什么是今年,而不是去年、前年?从召回生产车辆的时间上看,明明有年生产的车?从年至年,这么长时间,不可能问题都集中在年爆发吧。
二是那些被奔驰认定为“因驾驶不当”造成断轴事故的车主,其自费修车的权益还可以向奔驰索回吗?如果不能,面对如今的两次召回,那才是真正的“冤大头”。
三是主机厂在面对缺陷产品需要召回时,在时间上如何体现“及时”二字?不能及时召回,是否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