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4一江奔腾,串起两个地区。“第四极”崛起,成渝携手共赢。川渝盛景,今更胜昔: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有谋划,下有呼应。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川渝两地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迅速行动,两地经信部门剑指“打造汽车产业发展高地”的战略已紧锣密鼓展开:4月30日,川渝两地经信部门携手按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启动键”,双方签署《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6月2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深化合作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川渝两地经济和信息化部门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川渝携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是重要发力点之一。两地将通过提升产业配套合作、加速新兴产业集聚等六大重点合作事项,努力提升成渝地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中国重汽成都王牌生产车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也正式上线。在该平台上,整车企业可发布零部件需求,零部件企业可上传企业产品情况。企业还可通过平台显示的联系方式,直接提出与相关企业对接联系,迅速实现供需配套。平台上线成效明显,短短不到一个月,已有近20家川渝地区汽车产业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进行了有效对接。尤值一提的是,为让合作落到实处,川渝两地经信部门还成立了汽车产业合作工作专班,落实专人专责,细化年度具体工作任务,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川渝地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动作频频的背后,源自前期一系列的大调研、大摸排,立足实情,高点谋篇布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大局所需,大势所趋,是国家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步重要的“棋子”。做大做强这个“圈”,是期待,是重托,是责任,是机遇。观大势、育新机、开新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早前已深入成都、内江、宜宾、广安、资阳等地园区、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与重庆市经信委沟通衔接,全面梳理成渝地区汽车产业链基础和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两地制造业各自优势和短板。大摸排伴随大调研。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全省川渝交通干线节点城市和川渝毗邻地区的若干园区进行调研,了解产业发展方向、合作共建机制等情况,为下一步推进产业园区更好合作打好基础。从规模上看,年,四川全省生产汽车.7万辆(含成都一汽大众),产值近亿元;重庆生产汽车万辆,实现产值亿元。两地逐步形成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为一体的汽车产业体系,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0%,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特色上看,四川持续加快汽车产业中高端产品导入,整车企业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零部件企业涵盖了动力传动系统、底盘悬架系统、电子电器系统、车身及内外饰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重庆则形成了以长安系为龙头、十余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优势产业集群,具备年产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桥、内饰系统、空调等各大总成方面有较完整的供应体系。重庆迪科汽车科技集团的专用车生产车间巴山蜀水,绵延千年。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经济共生。两地汽车产业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共进:广安市邻水县高滩园区,84%的企业由重庆企业家投资兴建,85%的产品为重庆企业配套,90%的企业“锚住”重庆汽车产业;南充市营山县先后与重庆经开区、南岸区等结为友好区县,并依托重庆的汽车、摩托车等优势产业,建立重庆配套产业园;内江市以“内江造”曲轴、后视镜、焊管、车架、弹簧钢板、减震器、车用铸锻件等占据川渝半壁江山,年配套额超亿元;长安汽车在川渝地区就有余家供应商和99家经销商,其中四川地区经销商就有62家;重庆戴卡捷力每年有多万件产品销往一汽大众等四川地区整车厂,公司产品在不久前还进入了四川沃尔沃的供应体系;重庆小康工业集团与成都莲洲科技有限公司就模型制作材料领域正展开密切合作,还计划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进行5G+汽车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据不完全摸底调查,四川共有家零部件企业与重庆汽车制造企业配套,年配套.2万套。重庆则共有71家零部件企业与四川汽车制造企业配套,年配套.7万套。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川渝汽车产业链如今的深度协作态势,既源于两地间长期形成的产业互信关系,也得益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项举措。“抱团”迸发能量,“合力”打造高地。勇立潮头,激发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场更大规模的深入合作正在川渝两地酝酿发酵。此前,川渝两地经信部门签署了《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四川省围绕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加氢制氢相关企业对产业链进行统筹谋划布局,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及科研院所余户,覆盖氢气制备、储运、压缩、加注检测、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及加氢站建设等主要环节,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前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已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对接,推动东方电气与重庆庆铃集团合作开发49吨的氢燃料电池重卡。下一步,四川将以东方电气与重庆整车企业合作开发新车型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两地氢资源,选取适当线路,建设跨省(市)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打通成渝氢走廊。同时,以成都—重庆主轴线为中心,合理布局制氢站和加氢站,基于氢储能技术,开展“氢—油—气”综合能源站、“制氢—加氢”一体站等新型商业模式探索,采取多元合作模式,有序发展、合理配置,实现“氢、站、车”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川渝两地还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提升汽车产品的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互及决策能力,全面提高汽车产品智能网联水平,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银隆新能源大门效果图未来,川渝两地将更加充分地发挥汽车产业资源优势,提升配套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作之手将越挽越紧,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一首汽车产业间的“协奏曲”,正在川渝两地间强劲奏响;川渝深度合作,已打开两地协同发展新格局。“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担当国家使命,服务战略全局,川渝时不我待!“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打造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川渝引擎轰鸣,新未来可期!(四川经济网记者张萍刘琳)(视频剪辑:陈泽龙、刘振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