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资源 >> 汽车更换机油之后的发动机噪音出现变化,原
01机油高温粘度的影响
内燃机使用的机油(engineoil)不仅是润滑油,同时要起到填充密封、防蚀清洁等多种功能;各个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与机油接触,而推动“黏黏”的机油运动当然会存在运行阻力。所以机油的粘度高低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比如曲轴轴瓦、活塞气缸、凸轮气门等位置都有机油的存在;发动机输出动力是通过曲轴,凸轮轴的运转也是通过曲轴带动,所以机油的阻力会是「全方位的运行阻力」。那么机油的粘度参数究竟是什么概念呢?参考下图。以「5W」为例,winter代表低温,数字+(﹣35)=机油凝固温度,5W就是﹣30℃;这个温度标准需要自行调整,在北方用车偏0-10W、南方区域则可以选择15-20W。重点需要了解的是机油的高温粘度,假设车辆建议使用的是5W-30,那么机油的高温流行性能的指标就是30;如果升高到40则相同运行温度(热车标准)时的机油就会更黏,在喷射到需要润滑的位置之后,受重力影响而流走的部分自然会减少。剩余的机油过多且粘度过大则会形成超过标准的运行阻力,动力自然会变差一些。发动机运行的声音也会显得有些沉闷,毕竟一些标准的摩擦程度也会降低,噪音是可以降低一些的。反之机油粘度降低到20标准的话,在喷射机油准备进行润滑之前,重力作用后的剩余机油量不足,润滑效果低于标准则摩擦程度大,噪音也会随之而升高;不贵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噪音的变化,而是磨损程度的加大,降低机油粘度必然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如果汽车的说明书(用户手册)建议使用的是某个W-30的标准,那就只应该使用30标准;如建议标准为20/30则使用低粘度机油动力好但噪音大,反之噪音小且油耗略微高一点,因为动力(扭矩)降低了一些,提升功率需要拉升转速,这是升高油耗的主要原因。02机油加为什么会「闷」
机油加多之后会影响曲轴箱的压力,甚至可能出现曲轴的“飞溅润滑”;曾经的老式发动机需要飞溅润滑,也就是活塞推动连杆并带动曲轴运转,曲轴搅动曲轴箱油底壳里的机油四散飞溅以形成润滑。但是这样的设计会很大程度的损耗扭矩,曲轴的转矩可以理解为扭矩,搅动机油势必损耗动力,所以这样的设计不再使用了。但如果机油加多则会让曲轴箱内机油液位升高,曲轴就有可能搅机油了;过程中损耗了动力,同时也降低了噪音强度,这种声音会感觉比较沉闷。图1:曲轴箱与油底壳图2:搅动机油问题:机油加多了不仅会造成发动机声音和动力、油耗的变化,同时还会造成一种“假性烧机油”;也就是曲轴箱内的压力过大,热车时的温度会造成部分机油的蒸发,机油蒸汽窜入曲轴箱或无法通过强制通风的油气分离系统净化在,这就会造成发动机烧机油的问题。只有机油损耗到合理标准之后才能不烧机油,但这个过程中造成的曲轴箱压力异常可能会破坏密封件,每次换机油都多加的话,后期的问题可能会包括密封性被破坏、机油与冷却液混合而出现增多和机油乳化的问题。所以机油不能多加,标准加注量在机油尺的中线偏上一点即可。如加注过多则可以通过塑料软管配合针筒,从机油尺的管道深入抽取;一般中线到上线或下线的刻度是一样多的,标准都是总加注量的12.5%。4L(升)用量的发动机则为毫升,根据针筒的刻度计算抽取的机油量即可。汽车常规保养看似简单,但也容易犯一些小错误;选择机油一定要自己来判断,低温粘度一定要高于气温,高温粘度一定不能乱调。加注量需要冷车之后检查,有些学徒机修工没有这个意识,总会多给车主加一点,其实好心却办了错事。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