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前景 >> 燃油车除了能闻汽油味就没有价值了,李斌的
近日,蔚来汽车李斌在媒体采访中的一句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友留言提问怎么看这个说法,咱们就来简单聊一聊吧。
两个关键点:
燃油车除了能闻汽油味,是否还有其他价值
里程焦虑是否只是燃油车主在没有用车经历之前的忧虑
这是最有争议的两个争议点,个人认为李斌对燃油车特点的描述是没有错的;内燃机相比电动机有绝对缺陷,首先燃烧做功的方式非常原始,热能转化机械能的过程损耗过大。目前来看除了类似于DM-i架构的插电混动系统专用的阿特金森发动机以外,其他车辆包括增程车都很少有能够把平均热效率做到接近最佳热效率的,只要参与驱动就会让内燃机的转速大幅波动,行驶转速很少能稳定在最佳热效率区间。
所以内燃机的效率很低,而电动机通过磁场转化机械能的损耗会很低,这就决定了电机高转速运行也不会有多高的能耗;那么第一个绝对优势就来了,那就是内燃机不得不用变速器去控制转速,而电驱系统可以跳过变速器、直接用电机转速调整车速,这带来的是绝对平顺的加减速,在驾乘品质方面电动汽车完胜。
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的另一个优势是“性能”。
20万的电动汽车可以做到超跑的标准,百公里加速能达到5秒以内,可是相同性能的燃油车的价格至少要翻倍;究其原因首先是电机结构的特殊性,它不需要像内燃机一样地去扩大排量、增加气缸、使用高标准增压器,高性能电机的制造成本也不会非常高;其次是电机的效率高、能耗低,高功率电机也可以做到合理控制电耗。
再次则是电机的恒扭矩发力的优势,内燃机参考F11.6T-V6发动机吧,其通过电子涡轮、废气涡轮配合轻混系统也无法做到起步即可爆发最大扭矩,量产车里使用机械增压器配合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也做不到;可是电机起步瞬间就能达到峰值扭矩,爆发力之前是汽柴油机都无法媲美的,所以电驱系统不论用于高性能乘用车型还是重载牵引车,甚至包括高铁动车都比内燃机强。
电机的最后一个优势是使用寿命极其长,养护成本极低。
内燃机在使用中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因为高温和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和胶质都会污染机油,但活塞气缸、气门突桃、曲轴轴瓦等各个零部件都存在物理接触的磨损,没有机油的高标准润滑还不行,所以才需要定期更换;然而即便定期更换也只是缓解内燃机因磨损而出现的烧机油、增多或乳化等诸多问题,它的使用寿命很短,工况也会随着使用寿命的延长出现共振异响等问题。
可是电机的结构很简单,定子和转子依靠磁场即可转动,相比内燃机等于“只有曲轴”,也就是不需要连杆、曲轴、活塞、气缸、气门等复杂的结构;重点是定子和转子是不用接触的,不接触则没有磨损,没有磨损则使用寿命会非常的长。
这就是电驱系统的绝对优势,没有磨损、没有振动、不用保养、动力强悍、非常平顺,可以说电机是“可甜可咸”的;有趣的是也确实没有气味,所以内燃机与其相比真的是该淘汰了,李斌对于燃油车的发动机的评价是没有错的,只是这种话也不该说,毕竟现在还有两亿多的燃油汽车用户,即便这些用户明知内燃机各种不如电机也不想要承认,除非等到自己准备换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才会认可,老话都说“自屎不臭”,李斌多少有些伤害别人的情感了,虽然基于事实的描述并不犯法。
里程焦虑是否只是燃油汽车用户的杞人忧天?
这个描述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些过于绝对了。
可以说在网络上总在讨论“里程焦虑”或“充电焦虑”问题的司机,大多数都是没有开过或用过新能源汽车的,甚至有些车评ID连车都没有,一切都依靠自己的臆想;真正的电动汽车用户没有这么多焦虑,参考宏光MINI、奇瑞QQ冰淇淋等微型电车用户吧,这俩车最高NEDC续航也才公里,它有没有里程焦虑呢?
答案是没有。
因为这些车的用户知道此类车应当用于短途通勤,高速长途驾驶就不该用这些车;至于充电的焦虑更是没有,因为快充站到处都有,而如果在充电站密度较低的区域,那么这些用户往往都会有能够给车辆充电的院落,因为只有郊区、乡镇、农村的充电站才会很少,可这些区域用自建桩充电的性价比更高,所以这些微车没有两种焦虑。
高速通勤是否有焦虑?
选择NEDC~km的车,还有什么焦虑?有些观点说燃油车的续航高。然而我们曾经使用过的越野车、商务车或B/C级SUV/ORV,这些车加满油能跑公里左右就不错了,电动汽车能达到相当的标准当然就不会有焦虑;充电即便要半个小时,连续驾驶数百公里后,半个小时的休息还是有必要的,如果对这个描述存在质疑的话,那就去看一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吧,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应该休息多久是有说明的。
G字头的高速公路都有快充站,这点不需要赘述了。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燃油车司机认为电动汽车会焦虑呢?原因不排除有压根不知道中高端电动汽车真实续航能达到多少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两类车暂时没有做到“同价同质”。
怎么理解这句话?
说白了就是某些消费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