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轴 >> 曲轴介绍 >> 集18般技艺助云端教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重抓内涵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自线上授课以来,不断总结经验,培育课程混合式教学,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坚持课程思政,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使出浑身劲数,用十八般技艺向学生倾囊相授。
1.案例浸入式教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针对各种机械相关生产实际项目,抽丝剥茧从理论分析、理论模型、设计及校核准则、加工、装配直至检测向学生层层推进,直面机械工程核心。这些知识即使是线下面对面授课学生理解起来也是很困难。线上授课隔着屏幕传来的衰弱信息很难把学生留在课程,醉在课堂。《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以案例导入,分析其相关分析理论及制定零件加工规程,枯燥的理论以活灵活现的实例探路深度专业理论。机械原理用司空见惯的公交车开门机构和伞叩开了连杆机构的大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刚刚结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减速箱导入,顺利引进精度、加工、误差及装配的领域。
图公交车开门机构和伞机构简图
图减速箱及传动轴案例
2.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切削加工理论的出发点是车刀几何角度及其投影坐标体系,在线下教室讲授时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难。网上授课学生身边没有机床、没有刀具、也没有模型,更很难在脑海里建立起以“一尖两刃三面五角”为典型特征的刀具立体概念。任课教师王元刚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建立了三维数字模型、找来视频素材,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壳做出各种各样的刀具教具,在劳动教育中掌握刀具角度的定义及其作用。图教师建刀具模型图自制车刀图测量车刀
3.虚拟仿真实验组建
力学课程组面对线下实验无法开展的困境,紧急启动自建虚拟仿真实验,借助于工程力学实践环节中的有限元软件学习,指导学生完成拉压、弯扭变形实验。课程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各实验指导书,并不定期进行教学体验交流,对于首次体验中的疑难杂症提出解决之道。既练习了有限元的静态分析,又亲自体验工件承受拉力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不用粘贴应变片,也能直观的观察到长度变长,截面变小的动态变化过程,极大的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教研探讨经常到深夜,学生答疑不分昼夜。图线上教研讨论图线上答疑
图拉伸仿真实验
4.课程思政
以党建为引领、以工程德育为纽带,专业教研室与党支部齐心协力打造机械类专业高质量课程思政新模式,“看齐意识”、“辩证思维”、“团队力量”等纷纷出现在专业课的教学中。
为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烦躁情绪,引导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学院利用智造大讲堂平台举行学术“大咖”云端面对面活动。先后于3月29日、4月7日请雒建斌院士和陈吉红教授对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新技术和走向新一代智能机床等专业前沿话题开展交流。共计余人次在校学生参加。参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讲座“不仅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更坚定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端数控系统的封锁”“将以陈教授为榜样,沉下心来学技术,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图学生在收看学术“大咖”讲座
5.混合式教学探索
学院专业支持鼓励各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地将移动智能设备引进课堂,利用合适的移动教学云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从而不断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及学习效果。通过将“线上”教学与“线下”传统实体课堂的有机结合,把知识传授环节放到课前进行,而把知识吸收环节放在课内进行。通过SPOC教学模式引入中国大学MOOC和超星学习通优质资源,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核心课程在探索成长中。《数控技术》知识微课化,指导视频化,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图机械原理异步SPOC
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跨校平台图数控技术微课
6.搭建实践教学资源课
为了确保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在疫情期间的执行进度及学习效果,生产实习课程组及认识实习课程组借力兄弟院校等平台资源连夜准备了近小时的视频教学素材、课件,涵盖常规切削加工、数控加工、五轴加工、激光加工、增材制造、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本加工手段,还整理了包括曲轴、连杆、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工艺,汽车等装配过程,同时开设了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理念和生产手段的技术讲座,为推行线上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后续线上教学模式建设开启探索之路。生产实习已完成一轮探索实施,认识实习已组建完成,准备投入使用。图专业自建线上资源课程
疫情防控下,内涵建设不放松,云课不减效,专业教师群策群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全力投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中。撰文
李淑娴
图片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组、力学课程组、机械原理课程组、数控课程组、生产实习团队、认识实习团队
责编
王元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